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非凡成就 苏尼特右旗这十年 | 全旗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专场
来源:苏尼特右旗微发布 发布日期:2022-08-23 17:50
字体:[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保存

  全面落实中央“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一、通电工程进一步完善农牧区基础设施。

  十八大以来,我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施能源惠民提升工程,完善城乡能源基础设施,提升能源有效供给水平,推进城乡能源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开发收益分配机制,推动现代能源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旗百姓,树立福祉共享新典范。进一步提升农村牧区用能质量,在偏远农村牧区和边境地区发展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电站,推广风光互补农光互补供电系统,建设农村牧区新能源。

  在各苏木镇各部门和电力建设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旗基本形成了以220千伏为骨干、110千伏为支撑、35千伏延伸的网架结构,各苏木镇基本建成了10千伏为主体的输电网络,农牧区行政嘎查(村)全部通电。我旗在全旗各苏木镇实施安装风光互补设备4255套,投入资金5565.47万元。同时还实施了2019年未通网电贫困户600瓦风光互补建设工程,共计安装600瓦的风光互补工程35套(风电和光伏各300瓦)。2021年我委实施了苏尼特右旗巩固提高农牧区居住条件项目(风光互补),共计安装2000瓦的风光互补工程110套(风电和光伏各1000瓦),其使用中国航资金280万元,牧民自筹资金50万元。

  二、能源开发建设驱动地区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苏尼特右旗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等资源,旗委、政府坚持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新能源发展方向,注重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而我旗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新能源,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耗对环境产生的污染,是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

  一是新源开发稳步推进。十八大以来,相继实施了风光一体化、光伏扶贫、风电供热、微电网示范工程。风电方面。截至目前,现已核准装机容量147.73万千瓦,北方龙源、中广核、京能、北京兴启源、国电中商、国华、格日乐、天润等8个风电场,并网发电容量达84.16万千瓦,光伏方面。截至目前,已建成的5家光伏电站,分别为京能、国华、金曦、村级电站和天润,并网发电容量达9.8万千瓦;累计完成投资9.9亿元、发电5.9亿千瓦时、纳税0.2亿元。

  二是微电网的示范效应进一步显现。2015年9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二连浩特可再生能源微电网示范有关事项的复函》该项目是国家能源局批复的第一批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下设7个集群辐射锡盟西部的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镶黄旗、正镶白旗及阿巴嘎旗,形成“五旗一市”的区域规划布局。7个集群中只有二连和西苏2号集群开工建设,其中旗2号集群已建成风电13.2万千瓦和光伏5万千瓦。按照和苏尼特右旗天润新能源有限公司约定的电价0.32/度,每吨产品可直接降低成本为360/吨,这将实现苏尼特右旗的工业产业转型升级,为园区长足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电价洼地的优势,为积极引进睿创锂电池负极材料,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一体化循环全产业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推进风电装备制造服务一体化发展。以我旗风电产业循环经济园区为载体,延长新能源产业链,打造集新能源装备制造和运维服务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新能源运维服务、人才实训、废旧风机设备和机油的回收处理,促进配套大型物流运输中心投产运营,继续引进风电叶片、风机机舱、风机主机和光伏设备制造等项目。今年开工建设了京东方20千瓦牧光互补项目、中科凌胜1万千瓦分散式风电项目,年内均能并网发电,全旗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将突破110万千瓦。近期我旗人民政府与中科凌胜、佳电、江苏华纳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佳电拟在我旗建设发电机制造及箱变检测维修项目,中科凌胜和江苏华纳拟在我旗建设风力发电机组的齿轮箱废油进回收再生,风机叶片、塔筒、风机基础等固体废物循环再利用项目。

  、能耗双控实现由红转绿。

  支持企业利用清洁能源供电,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严格落实能耗预算管理,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宏宇、蒙达采取关停措施,对于铁合金产业实施重点用能管控。各重点用能单位制定节能技术改造方案,其中华兴公司加装风机变频系统,利用收集矿热炉、烟道热能供暖并淘汰冬季采暖锅炉;金曦公司淘汰落后电机等设备,完成生活区煤改电项目;新蒙新公司实施节能技术改造。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为核心,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加强项目整合,创新机制体制,提高质量和效益,强化管理水平。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的建设观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通过项目拉动全旗发展,逐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三效”统一,达到改善生态环境,把我旗建设成为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转变农牧民生产经营方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目标,推动碳达峰目标任务稳步实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尼特右旗旗委、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以赴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扎实推进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现代装备制造、新型化工、新材料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扎实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全旗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经济运行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十年间累计实现产值606.11亿元,较上一个10年产值增加262.73亿元,同比增加149%。

  二、产业发展情况

  (一)肉食品加工方面。我旗肉食品加工企业共12户,年加工肉食品能力100万头(只),牛羊肉熟制品100余种。羊羊牧业年加工30万羊建设项目,蒙郭勒肉业年加工15万羊建设项目陆续投产,目前已实现牛羊屠宰加工、精深加工及熟制品加工等全产业链加工体系,努力把“苏尼特”羊肉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

  (二)能源发电方面。我旗依托风光资源富集,重点打造微电网新能源示范基地,我旗现有光伏电站5家,风电场8家,2012年至今,我旗能源发电企业累计发电量107.75亿千瓦时,累计完成产值39.38亿元,累计纳税额6.1亿元,解决当地就业40余人。

  (三)绒毛加工方面。一是围绕重点绒毛加工企业,形成互相配合、互相渗透,原材料收购集体对外,半成品就地转化,优势互补的发展模式二是合理利用园区内企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对现有的洗毛厂、染色厂、纺纱厂等进行统一规划,促进园区配套发展,互利共赢。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吸引呼和浩特等地的绒毛产业整体搬迁企业,促进产业整体升级,由原来的原料加工、代加工、无终端产品向拥有自主品牌、线上线下、内销外售相互交织的自主市场发展。四是成功连续举办5届中国•苏尼特国际绒毛节,同时举办国际服装周、中蒙国际商品展、苏尼特羊肉美食节等活动。

  (四)乳制品加工方面成功引进内蒙古苏尼特驼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集骆驼液奶、酸奶、驼初乳冻干粉、奶片、驼肉制品加工、驼皮及驼血多肽为一体的生物科技研发与生产型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骆驼产业深加工项目于2019年落地我旗,2021年建成投产,年加工能力为处理鲜奶6000吨,产值7200万元,带动我旗牧民300户从事专业化骆驼养殖工作,并新增就业岗位130余个。为产品生产提供充足原材料保障,实现养殖生产一体化

  (五)碱化工方面苏尼特碱业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技术一水溶采,实现了对贫尾矿的循环利用,由于资源有限的问题,目前苏尼特碱业有限公司已将产品由纯碱、小苏打转产为全部生产小苏打,产品优化提质小苏打干燥项目已建成投产,年可生产小苏打30万吨2012年至2021企业累计完成产值36.36亿元

  (六)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及加工方面

  1.贵金属采选业。苏尼特金曦公司年处理能力矿石100万吨以上,2012-2021年累计生产黄金19.77吨,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内蒙古自治区企业研究开发中心、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和谐劳动关系单位。

  2.有色金属采选业。朱日和铜业年处理矿石能力50万吨,生产的铜精矿品位18%以上,铜金属回收率86%以上,硫精矿硫铁综合品位90%以上。

  (七)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业方面一是新蒙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三期项目建设,建成2台3.3万KVA矿热炉,2台2.55万KVA矿热,2台1.3万kva矿热炉,年产量约24万吨,年产值约6.6亿元,解决就业300余人,年纳税约1200万元。二是华兴实业有限公司通过二期项目建设,建成1台2.55KVA矿热炉和一台6300KVA精炼炉,产量5万吨,产值3亿解决就业150人,年纳税600万元。为我旗打造苏尼特右旗冶金循环经济产业园作为重要支柱产业。

  (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断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筑覆盖全旗的高速宽带城域网络、公用数据传输平台,截至目前,苏尼特右旗农牧区嘎查基站总数445个,(其中逻辑站址包含2G基站102个、3G基站80个、4G基站263),共覆盖面积为19289.46平方公里,覆盖率为90.5 %,共覆盖9158户牧户;目前完成5G基站建设60座,推进赛汉塔拉镇及周边苏木镇、工业园区、白音哈尔金矿、苏尼特碱业、峰雷矿业等地5G网络覆盖。此外我旗网络宽带已实现全覆盖,即赛汉塔拉镇城区网络宽带全覆盖,农牧区63个行政嘎查村村委会全部具备上网条件

  问题:下一步全旗工业发展思路及定位

  坚持生态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原则。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做到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协调,实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旗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延长产业链。利用我旗风光资源优势,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设集新能源装备制造和运维服务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基地。加大固废综合利用力度,发展循环经济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旗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理念和“围绕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建设一园两区”的工作思路,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推进产业集群、企业集聚、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走出了一条符合我旗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助力全旗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取得成就

  (一)园区实现跨越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配套完善了园区水、电、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园区基础保障能力实现了质的提升。园区入驻企业达50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户,占全旗规模以上企业的42.9%;2021年园区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48亿元,占全旗工业总产值的57.6%,园区已迈向“自治区级经济开发区”序列。

  (二)绒毛产业壮大发展。紧盯做实产业基础和延长产业链条,通过政策引导,全旗绒毛加工企业年洗毛能力达到年处理原绒(毛)1.5万吨、梳理能力达到1万吨,年生产羊绒、毛被能力达13万件,产品种类达70余种,培育了“都市牧歌”全国驰名商标和“香泰”“赛普”、“暖倍思”等自治区著名商标。苏尼特右旗产业园先后被命名为“自治区级绒毛纺织产业循环经济园区”、“国家承接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中国绒毛纺织产业创新发展试点地区”等称号。

  (三)冶炼产业绿色发展。坚持淘汰落后产业,推动绿色循环发展,两家冶金企业通过技改升级,配套废渣综合利用和尾气发电项目建设,在推动绿色循环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同时,认真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积极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发展,通过绿电替换,加快向低碳零碳方向发展。

  (四)风电装备制造和运维产业初见成效。立足全盟大力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的战略定位,我旗加快推进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和运维产业落地,一批项目落地投产,一批再谈项目有望落地生根。目前,中电科耀年产300套塔筒项目落地投产中科凌胜风机维修和实训基地项目建成运营,辐射带动周边旗县和盟市,添补了行业空白,抢占了发展先机。

  (五)畜产品加工产业前景可期。做好“吃干榨尽”文章,积极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大力推进畜产品精深加工,以加工促发展,以加工带基地,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当前,初步形成了以羊羊牧业、蒙郭勒、苏尼特驼业”等为主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形成现代化屠宰、精深加工、熟制品加工、生物科技产品生产研发全产业加工体系。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推动现有产业做大做强。一方面,紧扣稳定和优化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发展壮大绒毛纺织业和冶炼产业。将绒毛制品原材料精深加工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现有企业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抱团发展的新格局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全面落实中央“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通过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推动冶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工艺改进、绿电替换等方式,实现节能降耗、集约集聚和循环利用。另一方面,紧盯延长产业链价值链,大力推动装备制造业和畜产品加工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坚持装备围着能源转、配套围着主业转、项目围着市场转,逐步构建“负荷—电源—产业链”循环经济,打造集科技研发、装备制造、运维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引导和鼓励畜产品加工企业推进产品精深加工和健康产品研发,开发利用好骨、血、脏器等副产品,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带动力

  二是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和招商引资工作。一方面,进一步优化现有服务体系,为入园企业提供政策、科技、信息咨询等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遇见的困难和问题,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另一方面,聚焦开发区主战场,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凝心聚力、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切实做强实体经济、壮大经济总量、增强发展后劲。